你得這麼厲害才行
Jim Simons的MIT老師叫他去唸柏克萊,因為很厲害的陳省身聽說要從芝大轉到柏克萊。於是MIT一畢業,Simons就往加州去,他才二十歲。到了柏克萊,才發現陳省身要明年才來,就先找了別人當導師。柏克萊果然有許多學術上的刺激,Simons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。有一天一個很高的中國人出現在系館,很多人圍繞,他問同學,那人是誰。陳省身呀,你不知道嗎?
Simons說,他一直以為Chern是個東歐人,如果陳是拼成Chen或是Chan,他當然知道是個華人。但不打緊,他來柏克萊是為了陳省身,當然加快腳步,認識認識。天才惜天才,年輕的陳省身和更年輕的Simons,很快就亦師亦友,後來還寫出了Chern-Simons理論,聽說是物理弦理論String Theory裡的重要關鍵。
Simons二十三歲拿到柏克萊的博士後到哈佛和MIT教數學。突然國安局找上他,讓他一邊做研究,一邊幫國安局破解密碼,冷戰時期政府投入不少資源做這事。工作環境不錯,在普林斯頓大學旁,待遇也不錯,政府還讓他一半的時間做自己的研究。然而越戰正興,國安局的上級Taylor將軍在報紙大談特特談美國將如何打贏戰爭。Simons不高興Taylor將軍的觀點,投書紐約時報,說Taylor將軍的屬下不是每一個都贊成他的觀點,時報居然刊了。本來也沒事,但新聞周刊接著訪問他的個人觀點,Simons年少輕狂,說他不幫國安局做事,只做數學,等越戰結束再繼續破解密碼。當然,Simons立刻被國安局開除了。
於是Simons又回到學術圈,到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任教,一路當到了系主任。一九八二年,Simons不想當教授了,想轉行。剛好他的父親給他一筆錢,讓他管。一開始,他也像其它經理人一樣,看看基本面選股。時也,運也,Simons趕上了八零年代的大多頭,怎麼買都賺錢,賺很多錢。但數學家出身的Simons,很快發現,股票的走勢有跡可尋,何不建個模型試試。這就是Renaissance Technologies,華爾街最著名,靠數學計量的避險基金的開始。
Renaissance的表現驚人,彭博新聞週刊說,九四年到一四年的二十年間,他們的年投資報酬將近72%。美國的避險基金通常收所謂的2-20,2%的固定管理費,獲利的部份再抽20%。但Renaissance曾經收到5-44,5%的固定管理費,獲利抽44%!很多投資人不滿,但Simons說,不然不要來,投資人仍然趨之若騖。後來Simons就把門給關上,只管自己人的錢。所以Renaissance是既神秘,又驕傲。而Simons的身家,高達140億美金,這正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最高典範,大概也是唸數學唸到大富豪最驚人的一個吧!
沒有人知道Renaissance用的是什麼方法,但光是這樣的投資績效,就「證明」了,的確有人可以靠技術方法在股市大賺特賺。許多人看著Renaissance,都會下這樣的結論,而且華爾街也興起了一堆非常成功的計量型避險基金,像Two Sigma,像PDT,這些都是數學家、物理學家領軍的神秘基金。
但我的看法不一樣,我反而對市場的效率更加敬畏,因為你要有Jim Simons這樣的數學程度,你才能在華爾街靠模型吃飯。而且Renaissance把基金關閉的很大一個原因是,能被他們利用的「漏洞」,大概都利用完了,再多的錢也找不到地方投。
看到這裡,專業的也好,業餘的也好,投資人真得覺得自己打得過這些數理天才嗎?打不過,又不能加入,那還是專心的buy and hold,找些好股,天長地久地抱下去,才是王道。